抗战

经典诵读·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⑪丨驼峰之魂

从8月25日起,云南广播电视台与云南省档案馆合作,在七彩云端推出特别栏目《经典诵读·红色档案里的抗战记忆》。史海钩沉,从文献、书信、日记、电文中,打捞珍贵的历史片段;深情演绎,用主持人专业的诵读,致敬家国记忆;以声音的艺术让抗战精神穿越时空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
记忆 档案 抗战 驼峰 驼峰航线 2025-09-30 22:10  3

特展进行时 | 重温抗战记忆 传承滨城风骨

80年光阴流转,抗战烽火虽已远去,但大连人民的抗争精神从未褪色。大连图书馆于8月15日举办“抗日英烈・滨城风骨”大连地区抗战记忆特展,为市民打开了一扇回望历史、致敬英烈的窗口。自开展以来,市纪委、市人社局、大连新闻传媒集团、市公安局交管支队、大连商品交易所、中

记忆 滨城 抗战 特展 滨城风骨 2025-09-30 21:13  3

电视剧《我们的河山》:创抗战剧收视新高,铸就抗战史诗新标杆

为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总结推广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“河山经验”,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力量,电视剧《我们的河山》创作座谈会9月29日在展现人民军队光辉历史和伟大抗战精神的光荣圣地——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行,意义重大。

电视剧 史诗 河山 抗战 张军锋 2025-09-30 20:36  4

《我们的河山》创下近年来抗战剧收视新高

全民抗战史诗剧《我们的河山》是新征程文艺创作的优秀成果,更是面向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、增强历史自觉、凝聚民族复兴伟力的影像史诗。该剧自8月16日开播以来,各界好评如潮,《人民日报》七度刊文报道,赢得了收视口碑双丰收。中国视听大数据(CVB)显示,该剧每集平均收

王雷 河山 抗战 李京盛 王彧 2025-09-30 19:01  2

文化抗战剧《阵地》:在历史长河中书写文化担当

日军敌机狂轰滥炸,桂林城陷入硝烟弥漫、危机四伏的境地。生死存亡之际,几位文化界人士坚守在临时搭建的印刷工坊中,争分夺秒赶印抗战文艺刊物的终版。屋顶瓦片纷纷掉落,油灯火光摇曳不定,他们却以钢铁般的意志逐字校对手中文稿,直至刊物顺利付印,用文化之火照亮黑暗时刻。

历史 高希希 阵地 抗战 严从华 2025-09-30 17:52  2

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|林松龄:留取丹心照汗青,忠魂浩气传毓斌

林松龄,又名林伯祥,祖籍台湾省嘉义县,自幼随父母定居厦门。1934年秋考入厦门大学,1937年加入厦门文化界抗敌后援会,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8年5月,任厦门青年战时服务团干事;10月,任厦青团党支部委员。1939年任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青委委员、官桥区

基因 永春 抗战 忠魂浩气 林松龄 2025-09-30 17:59  2

(同心抗战)台胞呼吁:坚定地做地地道道的台湾人和堂堂正正的中国人

大高雄里长交流协会总干事黄愈丰于9月26日在2025年台胞社团论坛座谈会上表示,“我们纪念抗战胜利,并非要散播仇恨,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尊重生命、珍爱和平。我也常和立场稍有不同的岛内朋友说,拿出我们中国人、台湾人应有的良知,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台湾人,成为一个堂堂正正

良知 抗战 台湾人 林可 宋晓 2025-09-30 14:23  2

文物“开口”讲故事:人民日报数字传播联合百度推抗战文物智能体

9月30日,由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与中国国家博物馆、中国人民大学、百度文心大模型、百度百科联合出品的《80年,80件》智能体和3D文物词条正式上线。项目依托百度文心大模型技术,联动百度百科,通过“文心智能体+3D文物词条”形式,整合权威抗战文物资料,实现文物数字化

人民日报 智能体 百度 文物 抗战 2025-09-30 16:25  2

【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】黄埔军校中的四川籍共产党人‖宋键

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(含武汉分校)中的近600名共产党人,已查明有101名为四川籍,约占总数的六分之一,包括聂荣臻、孙炳文、陈毅等22名教职员,以及董朗、卢德铭、王良、赵一曼等88名学员(其中有9名学员毕业后曾留校工作)。这些四川籍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或担任教官,

抗战 黄埔军校 共产党人 四川籍 四川籍共产党人 2025-09-30 15:19  2

95岁抗战老兵现身!“热血铸荣光”文艺展演走进南京邮电大学

9月29日下午,“热血铸荣光——弘扬伟大抗战精神、赓续传承红色基因文艺展演”在南京邮电大学青春剧场隆重上演。本次展演由江苏省红色文化研究会主办、南京邮电大学协办,是继首场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功举办后的第二场演出。军地老首长、老领导与师生代表、各界人士共400余

文艺 荣光 南京邮电大学 抗战 李越胜 2025-09-30 15:37  2

文史|我认识的抗战老兵马士弘

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。在我23年的征集岁月中,我所认识的抗战老兵并不多,但其中有一位马士弘老人让我一直无法忘怀,他曾与日军血战八年,他曾是我们四川最长寿的抗战老兵。2014年6月,在他103岁时,他出版了自己的唯一一部作品《百岁追忆》。

马老 马识途 抗战 文史 马士弘 2025-09-30 14:04  3

弦歌·校园里的抗战丰碑⑩|临危受命,苏州校长在沦陷区坚持办学

那天我翻开档案,看到一张旧照片和一段口述,我就觉得压在胸口的一股东西被揪住了。郭西农,号瑞秋,早稻田出身,1938年在家乡被推举为梁丰私立中学校长。他没有把学校当成一处避难所,而是把它当成一盏灯。日军占领、校舍被侵占,他把课堂搬进租来的老典当房,腾出自家房间给

苏州 校园 校长 西农 抗战 2025-09-28 02:23  3

【蒲湖新语】铭记胜利启示 照亮前行之路

城市街头的抗战纪念碑、博物馆里的历史照片、祖辈口中的战争故事——这些看似遥远的记忆,其实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有着深刻联结。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,不只是对一段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唤醒。当我们穿行在繁华都市、享受着和平时光时,应当意识到:今天的安定繁

科研工作者 抗日战争 抗战 历史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 2025-09-30 13:17  4